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
除此,李群玉还是常德考察和记载“ 长沙窑”的第一人。他的《 石渚》一诗,对当时长沙窑 陶瓷器的生产情况,作了真实而生动的描述:
古岸陶为器, 高林尽一焚。
焰红湘浦口,烟浊洞庭云。
回野煤飞乱,遥空爆响闻。
地形 穿凿势,恐到 祝融坟。
“石渚”,就是指长沙窑的所在地。诗中描写长沙窑在烧制陶瓷时, 烟火冲天,十分壮观。“地形穿凿势”是指挖掘 瓷土的 山洞和洞穴的深度。从此也可见,“ 长沙窑”就是 唐诗中的“石渚窑”。
大唐文化奇葩--长沙窑
长沙窑被称为大唐文化的一枝奇葩。在我国 陶瓷史上,继青瓷、 白瓷之后,长沙窑成为彩瓷系列唯一的具有代表性的 瓷窑。它的崛起,与 安史之乱,以及北人南迁和 南方经济文化的兴旺发达有着必然联系。其时间大致相当于8世纪后半期,即安史之乱之际。9世纪中期(即元和至大中年间),长沙窑发展到鼎盛时期,至10世纪(即 五代十国时期)趋向衰落。 周世荣 《长沙窑彩瓷》说:“长沙窑以烧彩瓷为主,同时也兼烧青瓷和少量的白瓷。但青瓷比不上 越窑青瓷之坚细,而白瓷也敌不过 邢窑白瓷之雪白。长沙窑瓷器不以胎质取胜,也不以追求如霜似雪的 釉质取胜,而是以彩色灿烂, 繁花似锦的 釉下彩绘装饰取胜。”
李群玉的诗文
书院二小松
一双幽色出凡尘,数粒秋烟二尺鳞。
从此静窗闻细韵,琴声长伴读书人。
石头城
伯业随流水,寒芜上古城。长空横海色,断岸落潮声。
八极悲扶拄,五湖来止倾。东南天子气,扫地入函京。
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 / 杜丞相悰筵中赠美人
裙拖六幅湘江水,鬓耸巫山一段云。
风格只应天上有,歌声岂合世间闻。
胸前瑞雪灯斜照,眼底桃花酒半醺。
不是相如怜赋客,争教容易见文君。
江南
鳞鳞别浦起微波,泛泛轻舟桃叶歌。
斜雪北风何处宿,江南一路酒旗多。
钓鱼
七尺青竿一丈丝,菰蒲叶里逐风吹。
几回举手抛芳饵,惊起沙滩水鸭儿。
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
南国有佳人,轻盈绿腰舞。华筵九秋暮,飞袂拂云雨。
翩如兰苕翠,婉如游龙举。越艳罢前溪,吴姬停白纻。
慢态不能穷,繁姿曲向终。低回莲破浪,凌乱雪萦风。
坠珥时流盻,修裾欲溯空。唯愁捉不住,飞去逐惊鸿。